各中小学(含中职校):
为积极适应新时代发展趋势,深度挖掘影视艺术的多元魅力,将影视艺术与前沿的数字技术、蓬勃兴起的新媒体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借助新技术为影视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与表现形式。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激发和提升本区中小学生对影视艺术的浓厚兴趣,加深对影视艺术内涵与价值的理解,培养具有审美素养和创新思维的新一代。值此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中国电影120周年之际,特开展“智影新时代”——徐汇区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为中小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华与创意的广阔平台,共同展望影视艺术的美好未来。具体要求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
承办单位: 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上海市徐汇区学生发展中心
二、参与对象
徐汇区各中小学生(含中职校)
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含中职校)组
三、活动目标
1.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新技术不断涌现并深刻影响着各个领域,影视艺术也不例外。通过活动让中小学生了解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对技术和影视艺术的探索欲望;
2.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而实践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新技术进行简单的影视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3.影视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离不开学校、校外教育单位与媒体等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各方之间的合作,打破壁垒,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共同推动影视艺术教育在中小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和发展;
4.中小学生充满了无限的潜力和创造力,他们在影视艺术教育过程中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值得被社会关注和认可。通过活动向社会展示中小学生的影视教育的创新成果,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中小学生的影视艺术教育中。
四、活动内容与形式
1.活动内容
(1)影视+人工智能培训
开设系列培训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如智能图像识别与合成、虚拟角色生成等)、新媒体平台的影视传播(如短视频制作与推广等)、影视制作中的数字剪辑技术(如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剪辑、新媒体风格的剪辑手法等)等内容。
3月29日上午10点线上直播或回看学习
(2)影视创作主题
设定与中国电影120周年相关的主题,如“中国电影百年变迁”“数智时代的电影梦想”等,要求学生在作品中体现对中国电影发展历史的理解以及对新技术的运用。
(3)作品类型
A.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中国电影120周年”宣传海报:
①分辨率不低于300像素/英寸,JPG、PNG格式均可;
②海报设计只接收学生个人形式参赛,不接收团队参赛。
B.使用AI等人工智能技术创作“中国电影120周年”相关主题的微剧本:
①剧本题材和内容应紧贴活动主题,讲好中国电影120周年的故事;
②字数要求:小学组600字以内,初中组1000字以内,高中组1500字以内;
③剧本中务必在题目下方写清学校名称(全称)、班级、作者姓名(若团队参赛,不超过3人)、指导老师的姓名及其联系方式;
C.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中国电影120周年”相关主题的微视频:
①作品要坚持积极向上的正面导向;
②作品表现形式和风格不限;
③作品时长:不超过5分钟;
④技术标准:视频格式为高清MP4、视频编码H.264、宽高比16:9、分辨率1920×1080;高清横屏;要求视频画面干净,不带角标、台标、水印或logo、无广告;需上字幕;结尾处加作品标签,包括作品名称、学校名称及主创姓名(若团队参赛,不超过5人);
注:*以上每份作品提交一份创作说明(见附件2),简要说明设计理念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作过程;
*后期主办方将从提交的所有参赛作品中遴选优秀作品进行展览、汇编、出版等活动,作品版权归参赛者所有,主承办单位有使用权。
2.活动形式
(1)个人参赛
学生个人独立完成作品创作
(2)团队参赛
学生组队参赛,团队成员在创作过程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五、报送方式
1. 须由学校统一进行作品报送
(1)各校选送优秀作品不超过3个(每个类别不超过1个)。
(2)作品以“题目+学生姓名+学校全称+组别”命名,与汇总表电子版(见附件1)一起打包发送至qzxdyxtb@163.com邮箱。
2.作品征集截至日期:2025年5月31日。
3.联系人:何老师,64861616-8098
(联系时间:工作日周二—周五9:00—15: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六、奖项设置
1.按照组别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2.优秀作品将予以区级展示,并推荐参加市级活动等。
附件1:《2025年徐汇区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汇总表》
附件2:《作品创作说明书》
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上海市徐汇区学生发展中心
2025年3月
附件1:
2025年徐汇区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汇总表
学校名称(加盖公章):
负责人姓名: 联系方式:
序号 | 作品类型 | 作品名称 | 学校名称 | 学生姓名 | 联系方式 | 年级 | 组别 | 指导教师(限一名) |
附件2:
作品创作说明书
作品名称 | 学校名称 | 学生姓名 | |||
设计理念 | |||||
使用的人工智能 绘画平台 | |||||
简要创作日志 |
创作日志参考模板举例:
第一次尝试 提示词:用于生成的初始提示词;结果:描述生成的效果,是否符合预期,优缺点。
第二次尝试 提示词:修改后的提示词;结果:描述修改后的效果,与第一次的对比,是否有所改善。
(根据需要继续记录更多尝试)
总结与反馈:简短总结最后的创作结果,可以附上修改过程中得到的灵感或关键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