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创新基地

Guangqi Innovation Base  
 
基地简介

徐汇区青少年光启创新基地建立于2009年10月,目的是以校外教育为突破口,探索形成区域性转变人才培养方式的新途径。2010年,光启创新基地也成为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之一。
  光启创新基地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教育形式探索出了“以项目实践为特征、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创新课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创新素养培育模式,从而推进区域性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
  光启创新基地作为区域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中心,努力发挥基地向区域辐射的作用,将区域性基地的资源、项目、功能、经验等不断辐射到学校,联动到社区,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氛围和舆论,促进学校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探索和实践。

项目介绍

Project introduction  
 
 
生命科学

支持团队: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组课程活动主要围绕生物工程学开展,围绕日常生活中的微生物及代谢工程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讲解,内容涉及:科学研究方法、生物医药、国重实验室实践、免疫防控、代谢工程、藻类与光合微生物、合成生物学生物技术及方法、DNA合成、合成生物学在新兴科技、制造业、新能源、环境治理、医疗诊断领域的应用等。整个课程内容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结合,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深刻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与方法。

 
生态与环境科学

支持团队: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生态与环境科学组课程活动体系包括基础通识课程、科学观察认知(野外考察)和课题研究实践课程(科研实践活动)。基础通识课主要内容为生态环境知识“小科普”及中学生科学素养养成及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科学观察认知(野外考察)主要内容为“垃圾去哪儿”科学考察,让同学们了解城市垃圾是如何中转、如何分类、如何运输、如何进行后续的处理和综合利用。课题研究实践课程主要内容为在导师专业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实践。

 
社会科学

支持团队: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社会科学组课程活动围绕学科基础知识、主题研究实训、社会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几个模块进行。从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范式出发,以实践活动为场景,以专题实训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内容,在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中完善学员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培育创新素养。结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策划实施系列走进高校学术交流活动和社区田野调查实践活动,帮助学员进一步了解社会科学,优化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完成创新课题研究。

 
机械电子工程

支持团队: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组课程活动以物联网为载体,介绍物联网基本原理、组成及相关技术器件。通过大量实验,让同学在了解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应用系统的设计。了解并尝试解决工作、生活中的物联网应用的问题,为同学的创新实践与课题建设提供基础与保障。 根据活动内容,将会在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交大闵行校区两个场所学习。

 
化学与分子工程

支持团队: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化学与分子工程组课程活动围绕“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和“化学实践”三个板块开展。活动将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化学实验操作,并以团队形式(2-3人)进驻相关高校化学课题组,进行课题科研活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归纳,最终以团队形式完成课题报告的撰写。

 
人工智能(机器人组)

支持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

人工智能机器人组课程活动围绕电脑编程、电子、机械加工以及其它相关学科,利用NXT机器人结构件的特点,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化编程和机械结构的搭建应用,了解机器人组成的基本部分,利用NXT 制作机器人并能完成一定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尝试制作创意作品,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在活动与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人工智能(无人机组)

支持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

人工智能无人机组课程活动围绕计算机编程语言、无人机工程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多学科融合进行项目化学习、课题研究及竞赛训练。本组主要以无人机为载体,计算机编程为核心,学习使用以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算法为主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参加教育部、上海市教委举办的人工智能大赛、无人机大赛中的无人机编程项目,培养同学们的编程能力和人工智能素养。同时针对无人机在现实中的应用,进行相关课题研究。

 
头脑奥林匹克/创新思维竞赛(DI/OM组)

DIOM组课程活动以上海市DI创新思维竞赛和OM头脑奥林匹克两项赛事为载体展开。本课程将根据每年的赛题,学习相关工程原理、科学技术、初步编程、艺术的表达以及激光雕刻机、3D打印机等物化工具的使用。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DION赛事、全国DIOM赛事乃至全球DIOM赛事,以赛促学,成绩斐然。

访问次数: